top of page

『老人樂齡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跨領域學分學程

主開課系所:國立台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

合開課程系所: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

101.1.6

一、設置宗旨

我國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已達到10.72%(內政部統計處,99),政府單位也相當注重高齡化社會將面臨的需求,為確實掌握中老年勞動市場最新態勢與安養需求,作為促進中高齡就業、提升中高齡人力運用、規劃高齡社會安養照護政策及提供開發銀髮商機等政策之參據,行政院主計處於民國97年所作之中老年狀況調查分析指出,年齡越大越沒有找到合適工作的信心;65歲以上無自顧能力需要他人照顧者,其主要照顧者依序為子女、外籍看護、配偶、安養護理人員等;老人目前之居住方式以「與晚輩同住」及「僅與配偶(同居人)同住」為主,未婚者目前「獨居」之比率則為68.43%。

由上述調查可得知老年生活將面臨經濟、心理調適、社會支持、生活管理、家庭等諸多面向的挑戰,換言之,老年的到來對於老人之身、心、靈、社會皆有所衝擊。透過多元的方式規劃屬於身心靈活化的活動團體,協助老人擁有更多的能力與勇氣去面對老年、迎接老化,因而有開設本學程之必要。。

本校一直朝向專業的全人健康照顧邁進,在人類發展與健康學群中,現有醫藥衛生領域的長期照護研究所與護理研究所,以及教育輔導領域的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頗希望能針對銀髮族群提供身心靈整合照護。故規劃開設此一帶領老人活化身心靈健康的跨領域學分學程的目的,在於希望讓學生跨領域選修『老人樂齡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跨領域學分學程,增加未來服務老人的多元技能,能成為老人身心靈活化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達人。

二、課程規劃及學分數

規劃課程分為必修與選修,學分數為20學分(必修8學分,選修12學分以上),開設之課程均為學期制。

(一)老人照護核心課程(8學分): 必修

1.長期照護總論(長照所,3學分)

2.長期照護與醫療護理(長照所,3學分)

3.長期照護機構之生活與活動安排(長照所,2學分)

(二)老人身心靈活化實務課程(至少12學分): 選修

1.心靈活化多元專業課程:

A.藝術治療(2學分,生死所)

B.園藝治療(2學分,生死所)

C.寵物輔助治療(2學分,生死所)

D.癒花園教學設計與實務專題(2學分,生死所)

2.超越生死專業課程:

E.悲傷輔導專題(2學分,生死所)

F.生死學專題(2學分,生死所)

G.多元文化生死學(2學分,生死所)

H.自殺學(2學分,生死所)

3.醫療健康心理諮商專業課程:

I.醫療諮商專題(2學分,生死所)

J.焦點解決短期諮商(2學分,生死所)

K.臨終關懷與諮商(2學分,生死所)

L.存在與意義療法專題(2學分,生死所)

M.團體諮商 (3學分,生死所)

4.長期照護專業課程:

N.長期照護與健康促進(2學分,長照所)

O.長期照護與社會工作(2學分,長照所)

P.長期照護與醫療護理實習(3學分,長照所)

Q.長期照護政策(2學分,長照所)

R.長期照護法制理論與實務(2學分,長照所)

三、『老人樂齡活化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學程 課程表

四、整體課程說明(含課程內容、授課方式與教材)

(一)老人照護核心課程(8學分): 必修

1.長期照護總論(長照所,3學分)

本課程旨在闡明長期照護總體之概念,期使學習者對其有所了解與體認。主要的學習經驗包括探討長期照護之理論、發展、趨勢、應用、政策、實務及願景等。學習者將透過課程講授與交互討論,研討長期照護相關之理念、價值、原則與方法,以及由此進入長期照護之決策、執行、組織、經營、管理,以及教育訓練、研究等之領域。

2.長期照護與醫療護理(長照所,3學分)

本課程旨在闡明醫療護理在長期照護體系中之總體概念,包括背景、發展狀況、以及角色、功能,以及與其他相關專業領域密切之關聯互動性等。本課程將檢視不同長期照護對象之人口特質與醫療護理需求,了解直接及間接之醫療保健方法在長期照護領域的應用,善用服務資源,並與其他相關專業領域密切聯繫、互動與整合。具備醫療護理專業背景的學習者,透過課程之講授、口頭報告及課堂之討論,進一步統整相關之理論、原則與方法等,以提供醫療護理之專業服務。實習旨在增進長期照護醫療護理工作上之專業能力。學習者得選擇立案並設有醫療護理人員之長期照護機構實習,統整長期照護醫療保健工作相關之理論、原則、方法與資源延用等,為案主及其家庭提供完善的服務;學習者將被要求具備擬訂長期照護醫療保健照護計劃之能力。

3.長期照護機構之生活與活動安排(長照所,2學分)

本科目之課程目標如下:

1.探討長期照護機構生活的特徵和狀況。

2.探究機構活動安排的主要原則,有能力進行活動的設計和規劃。

3.蒐集目前長期照護機構活動安排的情形,並依照老人需求、活動目的、活動內容、活動的功能等面向,分類和彙整成活動類型。

4.在情境許可之下,進行活動規劃、設計、宣傳、和施行等實作,藉以提供示範、觀摩,並在事後進行過程的檢討。

5.探討如何評估活動的成效。

(二)老人身心靈活化實務課程(至少12學分): 選修 1.心靈活化多元專業課程:

A.藝術治療(2學分,生死所)

此課程擬設計為兩學期的課程內容, 第一學期的課程內

容著重的要點有三:1、藝術治療的定義和歷史,2、藝術治

療的基本理念與相關領域之關係,3、個案分析與討論。第二

學期的課程內容著重在藝術治療診斷與評估理念,以及藝術

治療與媒材運用之理念,進而探究有關的色彩心理學與圖象

符號學在藝術治療的意義。此外加強藝術治療之活動設計原

理原則,以便能在臨床上的應用。

B.園藝治療(2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主要教導學生如何進行園藝治療操作課程的編

排、療癒庭園如何設計、如何做有機管理、以及園藝治療的

實際案例。

C.寵物輔助治療(2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旨在探討運用動物及自然素材於人類健康照護、

教育輔導、及行為矯治等層面上之各種議題及現況,將生命

教育內涵融入醫護及教育實務中,來協助學生以尊重生命的

理念,落實在人類身、心、靈、社會與環境的多面向照護上。

課程內容包括動物福利理論與世界趨勢,動物對人類身心靈

社會環境健康之角色與功能、寵物治療的相關理論、施行模

式及國內外研究趨勢、動物及自然素材在健康照護、教育輔

導與行為矯治等層面之應用等。本課程希望藉由課堂講授、

討論、參觀見習、文獻研讀、實作、及影片研討等方式,帶

領學生認識動物在人類健康照護與教育輔導領域的重要性。

學生必須完成一份「動物輔助治療專案」,藉由實際執行來培

養學生尊重生命與執行自然療法與動物輔助治療的知能。

D.癒花園教學設計與實務專題(2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充分認識北護悲傷療癒花園的設計理

念,並能夠應用生死學與悲傷輔導所需要之專業知識與技能

發展專案設計與實務操作。因此,在教師督導協助下,學生

要能針對花園的設計並服務對象的問題及需求而擬定教學教

案或輔導計劃,並從實際進行活動的演練中,設計教學或輔

導成效評量以協助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或解決學習上的問

題。

2.超越生死專業課程:

E.悲傷輔導專題(2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從失落與哀傷的相關論述中,協助學生認識失落

和死亡的本質與哀傷的歷程,進而釐清個人面對失落和死亡

的態度,以及面對哀傷的調適之道。然後再從哀傷輔導理論

與實例探討與演練中,學習如何對經歷失落、死亡和哀傷的

人進行輔導。

F.生死學專題(2學分,生死所)

引導學生從生死議題的閱讀、討論、報告等方式,幫助

學生了解生死教育發展簡史,生死學的主要內容,認識近年來

生死教育研究趨勢,並完成生死教育相關的一項研究專題報

告。學生需查閱相關雜誌上生死教育專題研究的論文,並在上

課時參與專題討論。學期末應就自己所選擇的生死教育專題提

出口頭報告,並繳交學期報告。

G.多元文化生死學(2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目的在於使學生對生死議題具有多元文化的理

解,擬從文化的構成要素探討不同的社會所發展出來的死亡

系統(Death System)或模式;不同文化間的死亡態度與處

置,尤其重視在面對社會變遷與全球化的衝擊時,文化傳播

對傳統文化的解構與重整的歷程。

H.自殺學(2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針對人類之自殺行為深入探討,尤其針對自殺之

各種理論與研究角度提出討論,從醫學、社會學、心理學與

文化人類學等取向為進路,檢視自殺者、自殺未遂者、自殺

家屬的各種問題層面;並探討輔導策略與方法,提出防治之

道。

3.醫療健康心理諮商專業課程:

J.醫療諮商專題(2學分,生死所)

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醫療諮商的範疇、實際運作狀況及

其理論和方法,進而培養學生面對醫療領域中各種健康問題

需求個案時,具備問題分析和諮商處遇能力;以便一方面能

直接提供有效的健康諮商以協助個案提昇因應生病難題的適

應力;一方面能運用資源和團隊合作力量,協助社區民眾健

康促進與改善生活品質,以擴大醫療諮商的多元功能和服務

範疇。

K.焦點解決短期諮商(2學分,生死所)

旨在協助學生了解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學派的基本概

念、理論架構與操作技術,增進學生運用焦點解決短期心理

諮商的知能實務能力。課程內容包括短期心理諮商的基本概

念、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的理念與哲學基礎、焦點解決短

期心理諮商的工作流程與技術、解決架構的建構途徑與諮商

技巧的實作演練與實例運用等。課程設計則強調透過諮商實

務的演練與討論,以增加學生對諮商原理與實作技能的體驗

與提昇,而能活用於於臨床實際工作。

L.臨終關懷與諮商(2學分,生死所)

人是向死的存在,事實上每個人都是逐漸靠近死亡的。

但常人在健康的身體狀態下其心靈無法以貼近死亡的態度活

著,本課程的宗旨是希望學習如何協助瀕臨死亡的人,但在

「每個人其實都是漸近瀕臨死亡的人」的前提下,要協助瀕

臨死亡的人中,最先要協助的對象則是自己,而非正處在瀕

死過程中的病人。倘若對於死亡的瀕臨抱持開放的態度,並

藉由反身向瀕死病人的身心靈社的現象學習,始能關懷與陪

伴臨終。

M.存在與意義療法專題(2學分,生死所)

單元一、存在與意義治療的知識論位置,進入存在心理學的

哲學基礎,瞭解從現象學之後知識的轉向,以接銜心理治療

的知識論位置。(2堂課)

單元二、存在取向的治療觀,從存在哲學的人性觀、道德觀

與對人的處境的瞭解,進一步接銜存在心理治療的位置。(2

堂課)

單元三、存在與意義心理治療的議題與實踐,釐清存在治療

的視框,進入存在治療的現場(11堂課)

單元四、統整與再定位,與其他心理治療學派招手(2堂課)

N.團體諮商 (3學分,生死所)

本課程旨在認識團體諮商的形式與功能之下,探討團體

諮商的理論學派、策略和技巧,並熟悉團體領導及催化技巧

的掌控。然後實際在結構式和非結構式團體方案之設計與參

與過程中,體認團體諮商的特性、帶領方式和特殊問題處理

經驗。

4.長期照護專業課程:

O.長期照護與健康促進(2學分,長照所)

本課程著眼於訓練學生瞭解長期照護與健康促進之知

能,藉由健康促進理論的探討與應用,設計與發展不同長期

照護族群或場域的健康促進計畫,並藉由研究方法之規劃、

測試與評值進行健康促進計畫之整體評量。課程內容包括健

康促進的發展、健康促進理論及應用範例、健康促進計畫的

發展過程、健康促進計畫的評值等不同角度思考,藉以引導

學習者在此學科上能扮演更適合、更活躍的角色,而能運用

於工作之專業上。

P.長期照護與社會工作(2學分,長照所)

本課程的主旨在於協助學生瞭社會工作的知識、技巧、

和價值在長期照護體系的情境之中的應用。探討的範圍將含

括社會工作的四大領域在長照情境的運用,四大領域指的

是:個案、團體、家庭、和社區等。至於長期照護的情境將

含括機構式和社區式的照護。不論是知識、技巧、和價值的

探討將深入社會工作的主要過程,包括評估、訂約、服務計

畫的擬定與實施、和結案等過程的環節。所處理的副主題包

括:社會工作的基本意涵、助人的過程、會談的技巧、評估、

治療的基本技巧(問題解決、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壓力防

疫、壓力調適、危機處理)、工作紀錄的撰寫、服務成果的評

估、資源連結、福利服務資源的介紹、和志工的組訓與運用

等。

Q.長期照護與醫療護理實習(3學分,長照所)

本課程旨在增進長期照護醫療護理工作上之專業能力。

學習者得選擇立案並設有醫療護理人員之長期照護機構實

習,統整長期照護醫療保健工作相關之理論、原則、方法與

資源延用等,為案主及其家庭提供完善的服務;學習者將被

要求具備擬訂長期照護醫療保健照護計劃之能力。

R.長期照護政策(2學分,長照所)

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習者對長期照護各層次之計畫、方案

或方針的了解與檢討批判之能力。主要的學習經驗包括探討

高齡化的過程與結果當中,長期照護之供需、因應、解決、

處置及決策形成之道。學習者將透過講授、討論、見習、以

及產官學之互動過程中,釐定與衡量長期照護問題之所在,

嘗試探究影響或決定因子,進一步檢討評估可行的解決之

道。學習者在學習後對長期照護議題當有所體悟,並能具備

客觀獨立之思考判斷能力,而進一步應用於既有之工作上。

S.長期照護法制理論與實務(2學分,長照所)

本課程旨在闡明長期照護法制度之總體概念,包括其理念、目的、理論基礎(如人性尊嚴、生命倫理、基本人權及正當程序等),現行有關法令與制度體系,長期照護相關從事者之權利義務關係;同時並參酌國外相關長期照護法制,提供學習者了解國內行政、立法部門制定長期照護相關法制之實務運作情況,施予立法程序、立法技術等法制作業實務訓練,俾有助於推動長期照護相關法制之落實。

五、招收對象

凡具修習碩士班課程資格者,得申請修習本學程,但須符合本校學生跨學制選修課程之規定,以符合本學程以碩士班課程為主的規劃。

六、學生選讀課程注意事項

1.修習「老人樂齡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課程達20學 分(必修8學分,選修12學分以上),獲頒「老人樂齡團體活動設計與帶領」證明書。

2.其他相關注意事項請參閱附件一: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老人樂齡團體活動設計與帶 領學分學程修業辦法。


Featured Posts
Check back soon
Once posts are published, you’ll see them here.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No tags yet.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